:::


姓名 | 邵毓娟 |
---|---|
Office_Hour | 108.1 國內研究 |
傳真 | (02)2363-4793 |
ycshao@ntnu.edu.tw |
類別 | 專任師資 |
---|---|
職稱 | 副教授 |
授課領域 | 文學作品導讀、流行文學與文化、語型練習、進階聽講練習 |
研究專長 | 福克納與摩理森研究、創傷、文化認同與精神分析倫理探討 |
學校名稱 | 國別 | 系所 | 學位 | 起迄年月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國立臺灣大學 | 中華民國 | 外文所 | 博士 | ~ |
註:底下資料可能僅顯示網頁所有人一個人的名字。
- 期刊論文
- 邵毓娟(2017/04)。溫柔的反叛:從舞鶴的《餘生》看認同書寫與見證書寫的倫理與美學問題。台灣學誌,第一卷(第15期)。
- 邵毓娟(2016/08)。〈「只有資本主義在家?」:從《爸媽不在家》看新加坡電影之文化生產實踐與全球城市的生命治理〉。社會分析,第13期(第13期)。
- 邵毓娟(2006/12)。The Double Consciousness of Cultural Pariahs: Fantasy, Trauma, and Black Identity in Toni Morrison's Tar Baby。歐美研究,36(4)。
- 邵毓娟(2004/03)。眷村再見/現:試析朱天心作品中戀物式主體建構。中外文學,32(10)。
- 邵毓娟(2003/04)。破碎的歷史:從《紅柿子》看懷舊電影的辨證圖像。中外文學,31(11)。
- 邵毓娟(2003/03)。Life after Primordialism: Globalization, Localizaton and Identity Crisis in Chu Tianhsin’s The Ancient Capital。文山評論,1(3)。
- 邵毓娟(2000/12)。跨國文化/商品現形記:從「村上春樹」與「哈日族」談商品戀物與主體救贖。中外文學,29(7)。
- 邵毓娟(1999/07)。李昂的台灣史詩:《迷園》中情慾∕民族的寓言。中外文學,28(2)。
- 研討會論文
- 邵毓娟(2017/10/28-2017/10/28)。回到博物館的家:探帕慕克的《純真博物館》中的情感主義與純真的倫理許諾。中華民國英美文學第二十五屆年會,國立中興大學。
- 邵毓娟(2015/10/02-2015/10/05)。Beyond the Bounds of Ideology:’ Testimonial Literature and The Problems of Ethics in Gao Xinjian’s One Man’s Bible。2015亞洲理論國際研討會,國立中興大學。
- 邵毓娟(2015/10/02-2015/10/02)。「只有資本主義在家?」:從《爸媽不在家》看新加坡電影之文化生產實踐 與全球城市的生命治理。變異與融合:台星馬華人的跨域對話」國際學術研討會,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。
- 邵毓娟(2014/11/01-2014/11/01)。與鬼魅共舞:摩里森近期小說中的情感、再現與詩性正義。第二十二屆英美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,政治大學。
- 邵毓娟(2013/11/04-2013/11/05)。Memory and Being: Migrant Memories and the Problem of Ethics in The Inheritance of Loss。International Conference: Migration and Memory,National Sun Yat-sen University。
- 邵毓娟(2012/11/24-2012/11/24)。影像的未來:從洪席耶的影像論看當代美學與政治影像。第二十屆英美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,輔仁大學。
- 邵毓娟(2012/11/02-2012/11/03)。The Forgotten Landscapes: Redeeming the Dimension of the True in Contemporary Taiwanese Literature。International Conference: Landscape, Seascape, and the Spatial Imagination,National Sun Yat-sen University。
- 邵毓娟(2011/09/05-2011/09/07)。"共同的感受?":從台灣當代成長小說看身分論述與美學中的政治。流行文化在台灣:第七屆台灣文化學術研討會,台北。
- 邵毓娟(2011/05/21-2011/05/22)。文學批評方法與感受性體制:以閱讀<<我的名字叫紅>>為例。百年思索:揮別,延續,創新--第三十四屆比較文學學會年會議程,國立暨南大學。
- 邵毓娟(2010/11/20-2010/11/20)。Istanbul in Melancholy: Cultural Fetishism and Postcolonial Trauma in Orhan Pamuk's The White Castle。The Wounded Body in Literature,東吳大學。
- 邵毓娟(2009/11/14-2009/11/14)。聞到刺鼻的自己:從凱倫德賽的<<繼承失落>>看後殖民主體的經驗困境。第十七屆全國英美文學學術研討會,東吳大學英語系。
- 邵毓娟(2008/11/23-2008/11/23)。Who's Afraid of Nationalism? From Castastrophe to an Ethics of Cosmopolitanism in Zhu Tienxin's "The Ancient Capital"。Conference on Migration, Nationhood, and Ethnicity,National Sun Yat-sen University。
- 學術研究計畫
- 邵毓娟(2013/08/01-2014/07/31)。小說的欲望: 從當代文學看小說的共感想像與詩性正義的視野。科技部(原國科會)。(NSC 102-2410-H-003-109)。主持人。
- 邵毓娟(2011/08/01-2013/07/31)。身分政治的邊界:從帕慕克的文化書寫重思感受性分配與美學解放的意義。國科會。(NSC 100-2410-H-003-147-MY2)。主持人。
- 邵毓娟(2008/08/01-2010/07/31)。後殖民創傷:當代文學中的現代性傷口與倫理。國科會。(97-2410-H-003-117-MY2)。主持人。
- 學術專書單篇(章)
- 邵毓娟(2013-8)。The Forgotten Landscapes: Redeeming the Dimension of the True in Contemporary Taiwanese Literature。Writing Spaces: Travel, Global Cities and Landscapes。Taiwan, R.O.C.:Center for Humanities, National Sun Yat-sen University。ISBN:978-986-03-7590-9。
- 邵毓娟(2012-3)。Istanbul in Melancholy: Culttural Fetishism and Postcolonial Trauma in Orhan Pamuk's The White Castle。The Wounded Body in Literature。Taiwan, R.O.C.:Dept. of English and Literature, Soochow University。ISBN:978-957-445-455-6。
- 邵毓娟(2010-6)。Cosomopolitanism in Tienxin Zhu's Ancient Capital (Gudu)。Perspectives on Migration, Nationhood, and Ethnicity。Republic of China:Institut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, National Sun Yat-sen University。ISBN:978-986-02-3541-8。
- 邵毓娟(2008-5)。來自帝國的福音或詛咒:探討<<一位年輕藝術家的畫像>>中個體與群體的糾葛。喬伊斯的都柏林:喬學研究在台灣。Republic of China:書林出版有限公司。ISBN:978-957-445-246-0。
- 其他著作
- 邵毓娟(2005-8)。永恆的童年:湯姆歷險記(第一刷)。中華民國:商周出版社。
電話(TEL) / 886-2-77341800
傳真(FAX) / 886-2-23634793
傳真(FAX) / 886-2-23634793
(106)台北市106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
162, HePing East Road, Section 1, Taipei, Taiwan (106)
162, HePing East Road, Section 1, Taipei, Taiwan (106)
E-Mail /english@ntnu.edu.tw
本網站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英語學系,請詳見使用規則
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English © All RIGHTS RESERVED, Please see Terms of use
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English © All RIGHTS RESERVED, Please see Terms of use
Powered by RulingDigital
瀏覽人數:
4630855